光切法顯微鏡是利用光切法原理測量工件表面微平面振幅的顯微鏡。所謂光切法,就是用“光刀”切割工件,使微平面度輪廓顯露出來,然后進行測量。除了金屬表面,測量對象還可以測量紙張、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屬材料的表面。
光切法顯微鏡是一種精密光學儀器。為了保持儀器的原始精度,延長其使用壽命,保證測量的順利進行,必須對儀器進行精心的維護和使用。
1.儀器的使用和放置應避免灰塵、潮濕、過冷、過熱和酸堿氣體。
2.儀器使用的環境要求:室內溫度15-25℃,濕度45%-85%。
3.儀器平時不使用時,應蓋上防護罩,并放置干燥劑。
4.如果鏡片表面有灰塵,用軟刷擦拭后再擦拭。
5.用脫脂棉花、紗布或鏡頭紙擦拭鏡頭。如果鏡片表面有油污,用少許酒精和混合溶液(或)輕輕擦拭。
6.儀表柱和其他未上漆的外表面應涂上一層薄薄的潤滑脂。附著在機械零件上的潤滑脂必須在硬化或積灰后清洗干凈,然后摩擦少量潤滑脂。
7.這些儀器出廠前都經過仔細校準。為了保持原來的精度,除了允許移動的零件外,其余必須拆卸維修的,應送相關維修部門或專門人員指導。
以上就是有關光切法顯微鏡的維修保養的介紹了,如果對產品感興趣,歡迎來電咨詢。
上一條: 光學儀器配件知識介紹
下一條: 實驗中使用生物顯微鏡的正確步驟